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九九沙龙2015年第4期(总第66期)“逼真性的问题—麦克斯韦vs.穆勒”

创建时间:  2015/11/07  董芳源   浏览次数:   

2015116日上午9:30,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的Peeter Müürsepp教授应邀来到上海大学社科学院的"九九沙龙",在B401做了一场主题为"The Problem of Verisimilitude—Maxwell vs Miller(逼真性的问题——麦克斯韦vs.穆勒)"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刘小涛老师主持,欧阳光明、宁莉娜、沈海燕、周丽昀、杨庆峰、曹青春、鲍建竹、刘冰老师和社科学院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Peeter Müürsepp教授以逼真性问题为主线,从阐明Popper逼真性定义的缺陷引出Maxwell所主张的标准经验主义,即目的导向的经验主义,通过详细阐述MillerMaxwell目的导向经验主义的批评以及Maxwell针对其批评的回应,不仅清晰准确地将两种理论的争论点与解决方法列举出来,使在场老师与同学更易把握,同时也将哲学家不断探索、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

首先,Peeter Müürsepp教授介绍了Popper对逼真性的定义,Popper认为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理论B所有的真后承都是理论A的真后承;2、理论A的假后承都是理论B的假后承;3、理论A的一些真后承不是理论B的后承或者是理论B的一些假后承不是理论A的后承,那么理论A比理论B更加接近真相。而Tichy and Miller则认为根据Popper的定义,伪命题AB都不比其他命题更接近真理,并以描述天气为例子进一步说明了因为Popper的定义需要一些假命题比其他假命题更加接近真理,所以它不能解决进步性的问题。

紧接着,Peeter Müürsepp教授抛出了Maxwell的标准经验主义:当代科学就是标准经验主义,即理论只是根据证据来进行公正的评估,并不存在永久的假设来做关于宇宙本质的独立证据。实际上,科学家更加喜欢具有统一性、简单的、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然而却不断发现,不具有统一性的理论在经验上看起来更成功。Maxwell认为,科学能够将自己的本质、假设和方法适用于宇宙本质的发现,这是对现代科学巨大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科学理性和方法的核心。

David Miller宣称不具统一性的理论就如上帝的假设,不应该将其纳入科学。在他看来,Maxwell的主张可以列出以下四点:1、科学预设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例证了很多统一性;2、存在大量科学应该预设的形而上学学说;3、理论仅仅依据证据来进行公义的评估是不对的;4、科学预设了它的方法会是成功的。

于是MaxwellMiller的批评进行了回应:1、很多不具统一性的理论在科学领域内是得到认真考虑的;2Miller没有提到不具统一性的理论在经验上比统一性理论更成功;3、目的导向经验主义并没有预设科学将来会成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逼真性问题的解决方法:1、限定理论的适用范围,使其适用于更多的现象,当有不适用的现象出现时,通过扩大理论适用范围来不断的接近真理;2、目的导向经验主义可以通过3个步骤的推导来解决如何理解理论的问题;3、现有知识是需要通过目的导向经验主义对过去理论不断推理、不断积累来不断接近高级的、终极的真理。最后,再次强调了形而上学预设的重要性。

Peeter Müürsepp教授的学术演讲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期间激烈的讨论从未中断过,与其说这是一场学术讲座,倒不如说这是一场学术讨论会。与会的老师和同学就本主题的理论来源和根据、以及如何理解理论争论点等问题,与Peeter Müürsepp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讨论虽已结束,然而对于真理的向往,哲学家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

社科学院2014级研究生  孙楠

 

 

上一条:社科论坛第一四七讲:作为一种“剩余”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及其法国后继者们的哲学贡献

下一条:社科论坛第一四五讲: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