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上午,由上海大学哲学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联会、上海大学文化与语言哲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九九沙龙”第137期在东区2号楼304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价值论研究》编辑部主任任帅军老师主讲,他的报告题目是“价值论与评价论:理论创新及其方法论意蕴”,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冰讲师担任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艳芬副教授、杨丽副教授担任点评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肖宛直、高红明和部分博士生参加。 主持人刘老师先介绍了讲座的背景,紧接着任老师结合上海大学的价值论研究传统和自身的成长路径从“价值论:理论创新及其方法论意蕴”、“评价论:理论创新及其方法论意蕴”、“从价值论到评价论:理论与方法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首先,在“价值论:理论创新及其方法论意蕴”部分,任老师分析了价值论在哲学基本理论问题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的价值论研究传统、他在上海大学求学期间学习价值论的收获,以及后续开展相关研究的成长路径。其次,在“评价论:理论创新及其方法论意蕴”部分,任老师认为评价论在价值哲学基本理论问题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他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在评价论领域形成的丰硕学术成果,以及他在评价论领域开展相关研究的心得体会。最后,在“从价值论到评价论:理论与方法的启示”部分,任老师强调要夯实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形成价值论体系、评价论体系研究的“圆圈”,用价值论和评价论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把上海大学价值论、评价论的研究传统发扬光大。他鼓励大家积极灵活开展马克思主义与哲学、法学、政治学等的跨学科研究。他还特别强调,青年教师要将个人成长和学院发展联系在一起,积极谋划为学院的全方位发展做贡献。 主持人刘冰就任帅军副教授的分享内容进行总结。她通过回顾任老师的学术成长历程,强调青年教师构建自身理论体系对学术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与谈环节,张艳芬副教授、杨丽副教授就此次讲座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点评。张老师提到,任老师的分享让人很受启发,从价值论到评价论再到启示的层层递进逻辑,不仅揭秘了他在学术研究之路上成长的关键环节,也彰显了上海大学在价值论和评价论研究领域的薪火相传。她强调,任老师在分享内容中,多次引用陈新汉教授的研究成果作为例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陈老师一直保持旺盛的学术创造力、在评价论和价值论领域能形成体系化的学术成果,并能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这些都值得年轻一代的学者学习。杨老师认为,任老师在哲学研究中时刻保持着一种向内求索和向外奉献的勇敢精神。价值论能帮助任老师确立研究框架,评价论能给他带来反思和成长,最终回归到马克思主义中获得理论联系现实的启示。任老师能在动态的自我觉醒中不断完成世界观的重构,这种内省性的探索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在激情的碰撞和热烈的探讨中,肖宛直老师和高红明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所想、所思和所感。肖老师认为,任老师能将学术与生活、事业与家庭、导师帮助与个人成长、科研进步与教学启蒙有效结合在一起,值得青年教师学习和思考。高老师从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形成体系化的理论成果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供稿人:林建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