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下午,秋白大讲堂第十讲“哲学如何影响人类智能”暨2025年哲学专业宣讲会在行政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逻辑学会会长宁莉娜教授为秋白书院学子做题为“哲学如何影响人类智能”的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印兰,哲学系主任刘小涛,哲学系副主任杨丽、盛宁,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本科辅导员黄丽娜以及秋白书院、青云书院150余名2024级人文大类学生参与。报告会由张印兰主持。 宁莉娜教授开门见山指出哲学的本性是“爱智慧”。从古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东方的中国哲学传统儒家、道家、墨家,无论是西方逻辑的理性追问,还是东方思想的实践智慧,哲学始终以“爱智慧”为核心,通过澄明、鉴别与反思功能,突破思维惯性,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 在探讨对人类智能的哲学理解时,宁莉娜教授表示,“人类智能”(HI)是相对于“人工智能”(AI)而言的,“人工智能”也被称为“人造智能”。没有人类智能就不会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也为人类智能带来便利和挑战,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这种相互关系引导人们形成有关人机协同、人机共生、人机互构等问题的思考。 此外,宁莉娜教授还提出,哲学通过三大功能影响了人类智能的走向:其一,鉴别功能,即通过已知去推断未知,并对思维的有效性进行鉴别;其二,澄明功能。哲学作为一种思考行为,可以对一切问题“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切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的省察,质疑它的合理性根据和存在权利”;其三,反思功能。哲学的反思功能,能够为我们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提供价值指向。 宁老师期望,哲学能够成为人类智能这个精神家园的核心灵魂,并通过人类智能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体现出对人类本身的尊重,实现造福人类、造福世界的美好愿望。 宁莉娜教授的精彩分享让在场的同学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让大家对哲学与人类智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哲学问题研究的热情。 报告结束后,哲学系主任刘小涛教授从哲学系建系简况、师资队伍与平台、学科方向与特色、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向各位同学进行介绍。他鼓励并欢迎同学们学习哲学、热爱哲学,积极成为上海大学哲学系大家庭的一员。杨丽老师对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等做了详细介绍,并从本科生培养的课程设置、第二课堂培养、就业去向等方面进一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祝愿同学们能够积极探索专业兴趣,全面了解各专业后选择到心仪的专业,也期待更多的同学能够一起开启一场“爱智慧”的学习征程。(供稿:陈思蕊;摄影:杨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