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沪闽寻红脉,协作探良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三明学院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交流

创建时间:  2025/09/17  吴琼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9月11日至13日,“共探思政课实践路径・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沪闽六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在福建省三明学院及当地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三明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等沪闽六所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骨干专家齐聚三明,通过经验交流分享、实地调查研修等形式,共话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为不断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凝聚共识。

9月11日下午,研讨会在三明学院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魏秀兰致辞,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建立沪闽院际合作平台。之后,与会的高校专家交流分享各自在“思政+红色资源”“思政+社会实践”等领域的探索性成果,为各高校后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提供了多元化思路。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教授作了《上海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交流发言,围绕思政课实践课程设计、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重点介绍上海大学思政课从“课堂讲授”向“实践育人”的教学改革及其问题反思。会后,全体人员共同参观了三明学院校史馆、古籍馆及“烽火中的闽师”展馆,从校史沿革、红色底蕴和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政教育养分,感受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9月12日的实地调查研修聚焦三明红色与工业文化资源。上午,参会教师前往三明永安,走进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馆内留存的300余条红军标语生动再现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大家纷纷驻足认真聆听讲解,深度感悟标语背后的红色故事。下午,参观三明市博物馆与1958工业记忆馆。从三明地方历史文化脉络到工业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教师们深刻体会到“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涵,表示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并引导学生感悟时代精神。

9月13日上午,研修教师又走进三明沙县探寻基层红色根脉与乡村振兴实践。在闽西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通过实物展品与历史照片,重温闽西北党组织诞生与发展历程,领悟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一步深化对闽西北红色文化的认知建构。随后,参会教师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前往夏茂俞邦村实地考察乡村振兴成果,共同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的实践落地。

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通过“交流分享+调查研修”模式,不仅搭建了沪闽六校思政教育的合作桥梁,更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优势共享。我校参会教师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为起点,进一步探索思政课实践路径创新,把红色资源、地方特色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力。(供稿 李昊匡)



下一条:传承抗战精神 赋能思政教学——马院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纲要课”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