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AI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暨结对共建马院集体备课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5/03/31  吴琼   浏览次数:   

3月28日上午,“AI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暨结对共建马院集体备课会”在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结对共建的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兴伟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上海大学)承办。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建,以及来自四所高校马院的近40位思政课教师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主持。

王国建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上海大学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学校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重塑着大学生的意识观念、交流渠道以及信息获取和生活方式,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巨大机遇。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把握好人工智能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努力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聂清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本质是人的发展,是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和塑造,科技成果如何引入到教育环节,教育如何运用好科技成果,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重要议题。思政课作为第一课程,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AI的发展对思政课教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每门课都有边界、有核心、有目标,所以思政课教师要辨别清晰“什么可以替代”、“什么可以补充”“什么可以增强”。AI的发展为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的课程建构提供了多样态,赋予了新内涵,比如数字人技术、场景实现技术等。她希望与会教师通过此次研讨会,从认知破局到实践创新,让思政课更有抓力、更有质量、更有滋味,回答好总书记关于培根铸魂的新时代“教育三问”。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天恩教授作了题为“人机数字融合思政课教学”的报告。王天恩教授从观念体系生成和信息范式转化的视角出发,立足人机数字融合的信息机制、大模型融入教学内容的边界、人机融合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以及大模型辅助教学的考核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AI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上海大学现教中心计算机实验室主任单子鹏老师作了题为“AI辅助教学”的报告。他从AI辅助教学的必要性、AI领域常见的词汇解释、大模型本地部署和运行三个方面,介绍了AI融入思政课的具体应用场域。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AI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的引入可以为思政课教学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并且也意识到在运用AI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思政课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目标,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推动AI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探寻。(供稿 李昊匡;供图 单芳)



下一条: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智能技术与哲学发展及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研究”开题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