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日,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智能技术与哲学发展及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研究”开题研讨会暨“数字智能与哲学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智能技术与哲学发展的前沿问题,推动哲学研究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开题启动会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建主持。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黄晓春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叶海涛教授和哲学系主任刘小涛教授先后致辞,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意义,期待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专家组组长由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鞠实儿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包括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任晓明教授,上海大学肖峰教授,山西大学高策教授,复旦大学王国豫教授,上海大学孙伟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浙江大学廖备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教授。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天恩教授及子课题负责人江西财经大学黄欣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董春雨教授、上海大学周丽昀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素梅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设计。专家组学者围绕项目设计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鞠实儿教授对项目研究价值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未来工作提出期望。 当天,“数字智能与哲学发展”研讨会同步进行,设置了三个主题报告环节,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与。主题报告一由王天恩教授主持。鞠实儿教授以“数字智能与主体性”为题,深入探讨了数字智能技术对人类主体性的影响;任晓明教授分享了“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推理”研究,为哲学推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刘永谋教授聚焦“智能革命与人类未来”,展望了智能技术发展的长远意义。主题报告二由董春雨教授主持。周丽昀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新范式;杨庆峰教授反思了数字复活的记忆哲学问题;上海大学刘友古副教授探讨了智能进化中的人工选择及其哲学困境,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深入思考。主题报告三由成素梅研究员主持。董春雨教授分析了具身AI的身体构建问题;肖峰教授从大模型到世界模型的转变,阐述了智能革命的哲学升华;黄欣荣教授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科学哲学的革命性影响。 本次项目开题暨学术研讨会不仅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为推动哲学研究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深入探索数字智能技术与哲学的深度融合,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显著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在人工智能哲学、伦理学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院设有智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智能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上一条:“AI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暨结对共建马院集体备课会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案例教学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