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价值论研究》编研会

创建时间:  2025/03/19  吴琼   浏览次数:   

为推进学术刊物高水平发展,促进价值哲学研究的深度对话,2025年3月17日,《价值论研究》编研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8会议室举办。会议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价值论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全国知名期刊主编、专家学者及编辑团队代表围绕刊物定位、栏目设置、学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挂职)副院长袁晓晶主持。

《价值论研究》主编、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伟平教授致欢迎辞。他强调,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交织的背景下,价值哲学研究亟需回应时代命题,而学术期刊作为思想传播的载体,应主动引领学术前沿,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价值论研究》主编、上海大学哲学系陈新汉教授详细介绍了杂志的办刊历程、特色栏目及近年成果。他指出,近年来通过专题策划和跨学科对话,在价值哲学领域形成了独特影响力,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学术生态,服务学科发展。

在专家发言环节,多位期刊主编与学者结合自身办刊经验,为《价值论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徐嘉教授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建议期刊关注学术活跃度高的学者群体,推动价值论研究成为“激发学界热情的新方向”。他指出,研究需向实践层面延伸,加强跨文化比较,构建“理性且符合时代目标的新价值体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原主编沈利华教授提出“抓好内功,勤抓外功”的办刊理念:“内功”即严控稿件质量,优化学术生态;“外功”则强调创新传播路径,通过新媒体矩阵扩大学术影响力,让期刊“既立得住,又传得开”。《思想理论战线》主编张明之教授从四个维度建言期刊建设:一是扩大期刊知名度,通过学术活动与媒体合作提升品牌效应;二是加强选题前瞻性判断,捕捉学科前沿动态;三是拓宽优质稿源渠道,建立学者资源库;四是开辟特色栏目,如“价值实践案例研究”“跨学科对话”等,形成差异化优势《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常务副主编杨嵘均教授指出,“办刊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内功,更需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他建议期刊突出三大特点:一是强化“世界眼光”,推动中外价值哲学对话;二是优化刊物设计,提升版式美观度与阅读体验;三是整合外部资源,与国内外学术机构、智库建立常态化合作,增强国际传播力。《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编辑李孝悌编审分享了《上海大学学报》的办刊经验,从办刊特色、刊物质量、聚焦前沿学术话题等角度,提出了重要的办刊建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叶海涛教授总结指出,本次编研会为《价值论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厘清了发展思路,未来将以“时代性、开放性、学理性、实践性”等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编辑部力量,推动期刊成为价值哲学研究的引领者,彰显上海大学在价值问题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供稿:王国斌)



下一条:武汉大学袁银传教授受邀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