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哲学系、上海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人工智能与伦理工作坊”在上海大学顺利举行。为积极配合防疫政策,本次工作坊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 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Ellen Zhang、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教授张寄冀、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客座研究员Wilhelm Klein 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副教授Andrew Loke、荷兰蒂尔堡大学系统神经学与哲学系教授Peter Jonkers等校外专家,以及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上海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王天恩、上海大学教授刘小涛、上海大学教授周丽韵受邀参会。参与本次工作坊的还有戴益斌、杨丽、赵柯等我校哲学系师生,以及70余位线上听众。国内外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伦理”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闫坤如院长为本次工作坊的开幕致辞。学术报告共分为上下两场,第一场三个报告由Ellen Zhang教授主持。 张寄冀教授从算法预测中的偏见问题出发,通过证据主义这一视角,对当前通过修正预测公式来符合公平标准的方法进行了批判,并建议算法预测的公平性可以由证据主义规范来实现。 周丽昀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及其困境,并认为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路径,通过人与AI的关系转向,在关系中理解人工智能。 Wilhelm Klein博士则关注到人工智能中的道德判断问题,他发现不同于现实中诉诸于直觉的道德判断,人工智能因其技术的复杂性、虚拟性,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道德直觉的判断,并认为需寻求一种道德直觉的“转译”。 第二场四个报告,由刘小涛教授主持。Ellen Zhang教授作为首位发言人进行了细致的报告。Ellen Zhang从道家的视角来审视伴侣机器人的价值功用,并认为伴侣机器人不能实现道家的和气功能,不能替代真实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纽带。 Andrew Loke副教授则为人工智能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维度的进路,他认为对现实的理解,宗教可以提供科学无法提供的额外维度,因此为了人类利益,宗教和科学更应紧密合作。 Peter Jonkers教授和王天恩教对人工智能伦理领域中的相互性问题呈现了不同的见解。Peter Jonkers教授认为相互性原则具有普遍性、抽象性,不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非对称关系,必须接受融入具体生活形式的道德传统的挑战,因此不能完全成为全球伦理的原则。而王天恩教授则从信息层面来解读相互性,认为只有在相互关系中才能真正理解信息,相互性是信息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相互合作的根本原因,因此相互性可以成为智能伦理的基础。 最后,Ellen Zhang教授对全天的报告和讨论做了扼要总结,并对到场的与会嘉宾表示感谢。深刻且富有学术趣味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反响。整场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激烈,拓宽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理论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理智兴趣,对于促进相关议题的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撰稿:陆赟) |
上一条: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庆祝世界哲学日系列活动
下一条:“信息文明形态中的价值论研究”高层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