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师团队风采展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

创建时间:  2024/03/29  吴琼   浏览次数: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海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紧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机遇,切实推进思政课建设。目前,教学团队共有成员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12人,是一支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

一、强化思想引领作用,筑牢思政课立德树人根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立场、使命任务、原则要求、重要保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教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耕课堂教学,挖掘课程灵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严格遵守教材逻辑,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力求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教研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教研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将思政课建设向纵深推进,努力打造教师有底气、学生愿意听的“金课”。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党支部获得首批100家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上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党支部书记杨秀君工作室。团队教师担任或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校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市委和市教卫党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宣讲团成员等职务。

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模式,历史底蕴悠久,特色鲜明,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改革。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提高教学效果。陆续参与了大学生讲思政课、思政课微视频等一系列活动,团队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所指导的学生作品,在上海市获得了多项奖励。五年来,围绕着核心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建设,与其他教研部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1)、劳动理论教育课程等思政课程,在改革创新课程建设、提质培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初见成效。2020年,陶倩教授领衔“高校思政课发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研究”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2021年,孙会岩副教授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2022年青年教师徐苗获得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大比武二等奖等。

三、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质,推动教师团队高水平建设

教学团队不断推进教师在思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改革实践,为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力量。一是形成了长期有效的集体备课制度,每个月通过集体备课,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教学促进的氛围,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群策群力,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二是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使科研成果化为教学素材,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学生头脑,在教学中努力阐释清楚其中蕴含的学理,真正做到“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三是进一步加强新进教师的帮带制度,为每一位新进教师配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有效地提升了新进教师快速适应岗位,明确自身职责,提升业务素质的目标。录制微课和编辑视频100多个,前后有5万多名学生使用,产生广泛影响,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搭建超星网络平台,先后有2万多名学生使用,产生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现在已成为课程延伸、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平台。2022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被评为上海市重点课程;2023年,教研部老师获得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课题等。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学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全国首部思政课题材影片《我要当老师》在上海大学点映

下一条:革命先烈毛泽民外孙曹耘山老师走进我校思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