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沉浸式思政课”2.0版焕新升级:党史校史沉浸课“五卅风雷”成功展演

创建时间:  2024/01/25  吴琼   浏览次数:   

2024年1月10日晚,伴随雄壮的《国际歌》旋律——“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在嘉定校区1教433教室思政课堂响起,“沉浸式思政课”2.0版——“五卅风雷”沉浸课展演顺利举行。

本次“沉浸式思政课”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围绕近百年前的“五卅运动”展开,集中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师生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纷纷加入到“五卅运动”这场反帝革命运动的洪流中,为推动大革命高潮到来做出的英勇贡献。

沉浸式展演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历史场景再现的方式让同学们沉浸其中。现场将班级同学分为三组,分别代表工人阶级、学生群体和商人群体、让同学们感受历史场景中“工人、学生、商人”三个不同社会群体对革命道路的选择。沉浸式角色扮演者均来自本班同学,工人运动领袖李立三(张璐桐 饰);工人代表刘华(周佳欣 饰);商会会长虞洽卿(王俪璇 饰);上海大学学生会成员罗石冰(康宇瀚 饰)。

在沉浸展演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超星“学习通”网络投票、沉浸展演、演讲辩论等形式全程参与其中。同学们在参与互动中亲身体验到历史事件的进程,并身临其境感受近百年前上海革命群众饱受英日帝国主义压迫和屠杀的悲惨历史境遇。通过本次“沉浸式思政课”展演,同学们沉浸于其中并深刻体会“五卅运动”前夜不同阶级力量对抗与艰辛选择。通过沉浸展演使得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建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沉浸式思政课”剧本由“红色印象”团队独立撰写完成,目前“五卅风雷”沉浸课剧本已完成1.3万多字剧本稿,该剧本也成为了“红色印象”团队的特色品牌。“红色印象”团队自成立以来获得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支持,该团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金伟副教授与悉尼工商学院帅萍副教授共同指导。“红色印象”团队由悉尼工商学院本科生沈铄、刘星雨、胡逸杨、冯伊婷、申天奕等同学共同发起成立,在经过近一年的“沉浸式课程”展演及探索,团队吸引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文学院等不同学院同学的广泛参与,并获得了上海大学团委、学工办等部门的支持。“红色印象”团队致力于打造符合高校思政课要求的多视角、多维度的沉浸式思政课剧本,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做出积极努力。此次2.0版对原1.0版沉浸式课程“角色扮演”、“背景独白”、“课程主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改进。剧本内容拓展为四幕剧本设计,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主线展开,四幕剧目名称分别为:第一幕 初览时局·找到建党精神理想;第二幕 挑战之下·坚持理想;第三幕 联合起来·传播理想;第四幕 继续前行·继承理想。(王金伟、王俪璇 撰稿)


学生对“沉浸式思政课”的反馈:

周佳欣(饰工人代表 刘华):有幸参与了这次表演,其实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把优秀的剧本百分百演出来,但是大家都很配合,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总得来说比较沉浸地展现了工学商三个角色在五卅运动中的立场,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我认为还可以探索更多的红色故事,或是摆脱桌椅的束缚,呈现更为动态更为沉浸的展演。

王语卓:我认为“沉浸式思政课”展演——五卅风雷是非常有趣并成功的。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包括表演、互动问答、问卷调查、多媒体技术等,展演创造了一个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了观众的学习思考和思政教育的内驱力。并且展演不仅仅是表面的呈现,更通过互动问答和问卷等方式,引导观众主动思索,培养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展演最后不仅仅着眼于五卅运动本身,还强调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朱文豪:“红色印象”团队在“沉浸式思政课”展演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深刻的五卅风雷印象。通过舞台表演、音乐和真实场景还原等手段,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五卅风雷的现场,深刻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这场精彩的演出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对五卅运动留下了深刻且感同身受的印象。

封思羽:通过沉浸式体验课,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强烈的代入感。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角色设定和精心设计的互动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讲台被打造成了五卅运动时代的背景,这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还能传递实用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上一条:香港浸会大学-上海大学联合哲学研讨会(第5期)顺利举办

下一条:上海大学国际部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