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3日下午13:00,社科学院九九沙龙2015年第三期(总第65期)在上海大学B401室举行。本次沙龙由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静芳教授主讲,题目为《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基于传统哲学重"道"视角的考察》。哲学系系主任宁莉娜教授担任沙龙主持,王天恩、徐琴、尹岩、彭学农、吴立群、张艳芬、张亚月、刘友古、曹青春、王金伟等教师以及社科学院2014级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沙龙活动。
刘静芳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知论特点的研究,关乎人们对中国近现代认识论的把握与评价,关乎人们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通贯的理解。在刻画了传统知论研究的三种进路后,刘静芳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与中国哲学重"道"的倾向密切相关。求"知道"的目标,使得传统知论在主体认识能力承诺、认识的路径选择、真知确证原则的选取等方面,发展出了不同于西方认识论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王天恩教授提出,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之一是特别强调主体视角。宁莉娜教授指出,应关注金岳霖对"道"的新解释。很多老师则强调,应对传统哲学中的"德"、"道"关系予以更深入的研究和更明确的揭示。另外,大家还就中西认识论比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深层次的学术探讨以及不同领域学者间的视域融合,是九九沙龙的初衷,而本次沙龙活动,实现了这一初衷。
社科学院2014级研究生 张廷斐 |
上一条:社科论坛第一百三十九讲: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路在何方?
下一条:2015年九九沙龙第2期(总第64期)“论整合——以癌症与社会科学研究为例”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