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4年10月17日中午12点,由社科学院承办的上海大学"泮池言学"第二讲迎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菁老师做讲座,报告主题为"哲学与认知科学的金婚五十年"。此次报告由欧阳光明副院长主持,宁丽娜、周丽昀、沈海燕、刘小涛、东华大学何朝安老师以及社科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朱老师的报告从什么是心、怎样以科学的方式来研究心、认知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三方面开展。首先,他认为,通过内省我们可以得知心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包括推理、建构概念、情绪、意识等等。同时也会产生心灵哲学的一般问题,例如心的本质、他心问题、心身二元问题。其次,朱老师介绍了以科学的方式来研究心灵的一般特征,以及认知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并辅以丰富有趣的实验事例。行为主义衰落之后,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乔姆斯基语言能力与句法结构理论的发展,为认知科学的异军突起打下了基础;90年代后,认知神经科学发挥的作用非常突出。一些学者认为,认知科学是心理学、人工智能、语言学、人类学、哲学、神经科学的总和,另一些则认为认知科学是一个包含各种进路的统一的科学。不管怎样,各个进路的交叉性研究已经有很多推进。再次,在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有很多不同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认知科学的进展给心灵的本质研究提供了很多资源;一种则认为心灵哲学应该还原为脑神经科学;另一种认为哲学为认知科学塑造了概念性框架。朱老师认为在未来,要想关心心灵的本质问题,不可能不关心认知科学的发展。 朱老师的报告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回应,就认知心理学与心灵的本质、心灵表征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交流。最后,欧阳光明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对朱菁老师表示感谢,并对以后两校的学术交流表示期许。 |
上一条:社科学院顺利举办社科论坛第119讲
下一条:社科学院顺利举办社科论坛第一一七讲:“衣冠的‘束缚’——服饰之礼与生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