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社科论坛第一五九讲:21世纪的新人文艺术精神

创建时间:  2016/05/15  刘园园   浏览次数:   

何谓人文艺术精神?21世纪的人文艺术精神又是什么?2016513日下午1:30,上海大学社科学院第159讲社科论坛在宝山校区B401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宣扬教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21世纪的新人文艺术精神"的学术讲座。此次论坛由吴德勤教授主持,周丽昀、刘友谷、杨庆峰、曹青春等老师以及我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高宣扬教授首先精准的总结了当今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之后从四个部分开始讲解21世纪的新人文艺术精神。第一部分是前奏曲,主要是说明了人文艺术精神所表达的内涵,它的持续性及其在21世纪的自我展现,标志着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新转折。通过解释传统人文思想的概念进而引出这是西方传统人文思想的缩影,以人为中心,这是传统思想科技的悲剧,造成了生态危机,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正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出路。第二部分是"人文\科技\艺术\生态",不同于传统的人文思想,21世纪的新人文艺术精神把人文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21世纪新型人文思想的"人文\艺术\科技\生态"的"四合一"基本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艺术力量是贯穿整体结构的基本要素。高宣扬教授通过几幅绘画生动的解释了21世纪的新人文艺术精神是把人文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第三部分是发扬人文传统是从人是"自然的文化动物"、多元化的创造生态的建构、语言的图像化和虚拟化三个方面来解释了在新人文中,人是属于自然、并与动物和平共享自然资源的生存物。人的智慧及其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必须归属于自然,与动物和整个自然界共命运、图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从实体性转变成"实体/虚拟"双重性,从静态到静动态并存,从中心化到网络化。最后谈到新人文的创建。从克服西方中心主义、超越现代性的矛盾、克服后现代性的悖论和发扬中国语言文字的珍贵传统四个方面出发,全面实现全球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平等的对话,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建构一个以艺术性的新人文为基础的人类新文化。

在高宣扬教授的讲座后,吴德勤教授建议大家去参观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既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消化此次论坛的内容,又可以提升审美情趣。之后高教授详细回答老师和学生关于此次论坛的有关问题。此次论坛颇具现实关怀,围绕新人文艺术的问题展开探讨,为师生看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本次社科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社科论坛第一六零讲:人际交往的艺术

下一条:社科论坛第一五八讲:人生的哲学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