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学校克服种种困难,艰难办学,吸引四方热血青年影从云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汇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赢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美誉。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成立,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担任新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他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和治校方略开创了学校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新局面,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其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6年,学院入选“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入选首批“上海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9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2人,另有兼职教师52人。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等各类高端人才20余人次。 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光辉的历史传统与突出的现实成效。2009年,成为首批承担教育部“六个为什么”试点研究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首开《大国方略》系列课程,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2018年和2023年,两度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近年来,10余人次在教育部教学展示活动及上海高校青教赛等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及一、二等奖。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和哲学两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入选上海高校高原、高峰学科。拥有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等科研平台。 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青年及后期资助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权威媒体及CSSCI期刊发表理论文章2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60多部。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撰写决策咨询报告。60余篇专报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其中10余篇获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批示。举办“中国哲学论坛”“渔阳里论坛”“政党治理·申城论坛”“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青年学术研讨会”及上海高校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等高层次学术会议,《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进行了深度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上海大学哲学系始建于2002年,现有哲学本科专业、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逻辑学及宗教学六个教研室。 目前,哲学系有在职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12名教师具有国际学术背景,多人获得各层次优秀人才荣誉或奖励,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上海大学伟长学者2人,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上海市“阳光计划”,1人入选上海市“晨光人才”奖励计划等。 哲学学科带头人孙伟平教授现为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经过多年建设,哲学系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方向。孙伟平教授研究团队、王天恩教授研究团队、宁莉娜教授研究团队、刘小涛教授研究团队在价值哲学、人工智能哲学、逻辑学、分析哲学等方向形成鲜明特色或优势;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STS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伦理中心等校级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在价值哲学、信息文明和人工智能哲学等研究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近几年,哲学系教师相继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高质量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获得国家级项目18项,教育部一般规划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以及中宣部等部委项目15项。孙伟平教授承担“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王天恩教授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在人工智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工智能与信息文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领域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引领国内人工智能哲学相关研究。 三是建立了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哲学系建立了完备、前沿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开设的《人生与幸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等多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或上海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形成导师制、讨论制、会讲制、客座制等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建立了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培养哲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计500余人。 四是与国内外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哲学系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俄罗斯最高经济大学、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的哲学系或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方面有良好合作关系。近些年,不断与国际合作单位进行交流和学生互访,选派多名学生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访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共建“香港浸会大学-上海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学生,师生的学术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得益于上海城市建设,与上海大学“追卓越、创一流”的步履一致,上海大学哲学系正在阔步向前发展!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优秀青年学子加入上海大学哲学系! 招募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选拔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哲学专业优秀后备青年人才,加快推进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及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经研究决定,将于2024年7月5日至7月7日举办第八届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青苗工程暨2024年暑假夏令营活动。欢迎全国高校优秀本科生踊跃报名。具体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及入营条件 1、招生人数:30-40名。 2、报名对象:国内高校优秀在读本科生(2025年应届毕业生)。 3、选拔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致力于攻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及党史党建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优先。 (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党史党建等相关专业研究具有强烈兴趣,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具备专业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4)成绩优秀,修完前三年(五年制前四年)所学课程且均通过。平均学分绩点(按课程首修成绩计算)专业排名前30%。 (5)英文水平良好,具备其他外语能力者更佳,择优录取。 (6)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违法违纪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记录。 二、主要程序和日程安排 1、报名与审核 (1)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6月28日 (2)报名材料: 1)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夏令营学员申请表》或《上海大学哲学系2024年夏令营学员申请表》(见附件); 2)本科在读期间的学习成绩单、四六级证书(加盖学校或院系教务章); 3)本科在读期间年级专业成绩排名证明(加盖院系公章); 4)本科在读证明(加盖院系公章); 5)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扫描件,身份证正反两面信息均须清晰,且身份证正反面需扫描在一页纸上(用于核实身份); 6) 个人陈述(模板见附件。内容包括个人介绍、学习和研究的兴趣,选择参加夏令营方向(选哲学),参加夏令营的原因、曾经做过的研究工作以及未来学习和研究的计划、目标等); 7)其他能够证明申请人能力水平及综合素质的荣誉证书、研究成果等材料。 说明:申请一律采取邮件申请。以上所有材料均只提交扫描一份电子版(PDF格式,各项材料依次扫描排序放置于一个文档内),以“姓名+单位+2023年上大哲学夏令营报名材料”命名统一发至招生邮箱:sdmyxly2023@163.com(马克思主义理论);sdmyzxxxly2023@163.com(哲学)。 (3)资格审核和选拔:学院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审核报名材料,确定入选名单,并于7月2日前于学院网站发布通知,同时以电话和邮件方式通知入选者,并发放正式邀请函。 2、日程安排 入选营员7月4日下午报到(地点:宝山区锦秋路716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1号楼)。7月5日-7日进行夏令营活动,具体安排见报到手册。 三、优秀营员评选及相关政策 本次暑期夏令营将根据学生综合考核表现评选一定比例的优秀营员。综合考核包括专业基础、综合能力和参加活动表现等。 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为我院研究生;或者未达到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免生”条件的优秀营员,参加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同等条件下按照规定可优先录取。
四、其他事宜 1.本次夏令营活动将以线下的形式开展,入营结业后,颁发证书。夏令营活动详细安排将另行通知。 2.学员在夏令营活动期间须遵守上海大学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线下夏令营相关规定要求,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 夏令营食宿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交通费由学员自理。 4.联系人: 关老师 电话:18321963414;闫老师 电话:021-66133037 5.邮箱: sdmyxly2023@163.com(马克思主义理论);sdmyzxxxly2023@163.com(哲学) 6.本方案解释权归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 第八届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青苗工程暨2024年暑期优秀学生夏令营学员申请表、个人陈述模板请点击文末链接: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1caTAgA1sgYuEYWUR_KaQ?pwd=rmwy 提取码:rmwy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6月13日 |
上一条:2024年上海高校青年学者论坛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场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